一名黑人球员,居然敢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公然侮辱中国球迷?他明明是想在中国“吃饭”,结果却选择用这样的方式亵渎“养他”的观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米高会作出如此过激的举动?他居然在中国的球迷面前挥舞大声喊出侮辱性的语言,并且指向观众。这种荒唐行为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态和动机?
7月15日,中国男足和中国香港队为了争夺东亚杯第三名展开激烈角逐,尽管两队实力相差无几,中国男足还是勉力以1:0取胜,获得胜利的中国球迷们自是欢欣鼓舞。然而,赛后当两队向球迷们致谢时,身为中国香港队的前锋,港籍黑人球员米高,显然无法接受这一现实。究竟是因输球的愤懑,还是心底的不屑,中国球迷眼睁睁看着他举起麦克风,朝看台上大喊侮辱性词语“bastar”,并且手指指向了中国观众。这样的举动引发了极大愤怒,球迷们不禁质疑:你输得这么惨,居然还有脸侮辱在场的观众?难道没有这些人,你的收入会从哪里来?
米高,这位从香港出生的黑人球员,身为中国香港队的成员,已经让许多人感到不解。事实上,尽管米高是黑人,但他从小生长在香港,拥有香港身份,其父亲更是前港超外援个哥连斯。米高自己也曾赴德国接受专业训练,参加过五级联赛的20场比赛。尽管德国之行的履历并不亮眼,但米高毕竟是在国外获得过一些锻炼,并且以港籍身份打入中国香港队参赛。
然而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米高才刚刚在7月10日加盟中甲“苏州东吴”俱乐部,签下了至明年年底的合同。原本,米高的加入能为球队增添一些新鲜血液,虽然技术不算突出,但年轻的体能依然具备一定的优势。没想到,刚刚加盟不久,他竟然选择在比赛后当众侮辱中国球迷,这种恶劣行为几乎彻底断送了他在中国的职业生涯。赛后,米高尝试通过两次道歉来挽回局面,但显然他只是意识到自己“快要丢掉饭碗”,并非真心悔改。
7月16日,米高的个人社交账号遭到网友疯狂攻击,不仅是中国球迷感到愤怒,连外国网友也开始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毕竟,关于肤色问题一直以来在西方社会都有争议,米高作为一名曾经历过这些问题的黑人,竟然还去侮辱其他人,这种做法实在令人难以接受。眼看事态已经严重,他不得不在社交平台上发布道歉声明,称自己因为在德国的生活经历“表达失误”。这一解释显得极其牵强,不仅是在德国,连在他的故乡尼日利亚,也没人会把这类词语当作无伤大雅的言论。此后,米高继续试图获得中国球迷的宽恕,表示仍然希望能够继续在中国踢球,但这种极具迫切性质的道歉,显然无法打动大众。
米高的“鳄鱼眼泪”并未获得原谅,公众反而更加愤怒。更令人气愤的是,他提出的“捐出部分年薪做慈善”也未能让公众信服,因为对于中国球迷来说,这几个钱根本不算什么,而米高所表现出的诚意远未达到预期。随着时间推移,苏州东吴俱乐部最终启动了与米高解约的程序,宣布将其“除名”,为期48小时的解约期也正式宣告了米高在中国足坛的“失业”。
苏州东吴的行动不仅在法律上占据优势,而且一旦米高与俱乐部正式解约,无论他如何试图追回赔偿金,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更有趣的是,任何俱乐部若敢接纳一名曾公开侮辱中国的球员,将面临公众和舆论的强烈抵制,米高即便返回香港或尼日利亚,他的这次辱华行为也将成为永远的污点,无法洗清。
然而,米高事件的背后,显然也揭示了更加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作为在香港出生的黑人,米高究竟为何如此敌视中国人?是因为在德国的成长经历,还是从小接受的教育影响?或许,这一切都与米高在中国的待遇和成长环境密切相关。随着中国城市中黑人数量的增加,部分黑人获得的待遇甚至超越了当地国人,这种优待或许让一些黑人产生了某种优越感。正是这种过度的优待,才使得一些黑人在行为上变得愈加放肆,不仅仅是在体育圈,甚至在社会各个层面,类似的现象都亟需引起重视。
对于这个事件,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