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前言
前几年机缘巧合进了个FIFA UT系列的小群,几个朋友从19一直玩到22。中途偶尔有新人加进来,交流途中会发现他们经常会问一些问题——
“为什么我的本泽马有89分,你们却建议我换84分的本耶德尔?”
“对面后腰西索科才70多分,为什么把我抢傻了,他是不是开挂了?”
“我肝出来的这个克罗地亚联赛的左边锋,数据很好看,为什么感觉好弱?”
“赛季蓝已经出来了,这个亨德森看数据已经比古利特要强了吧?”
这些问题说费解也费解,但是对于认真玩过UT系列的玩家来说,其实很容易解答。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做一次简单的科普,谈一谈评价一张UT球员卡到底好不好,究竟有哪些直观或者潜在的要素。
几个阅读须知:
1.文章接下来的部分会大量引用futbin的截图(www.futbin.com)。这个网站永远是玩家的好朋友,无论是新人还是老鸟都离不开它。想用心玩UT模式的人,建议一定要把futbin这个网站摸熟了。
2.这篇文章其实是去年为FIFA21写的,当时只发了虎扑,这次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个公众号,于是就自己洗一下自己的稿……FIFA虽然是垃圾年货游戏,但是每年的游戏手感还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这篇文章会适当根据版本稍作修改。
一、总评不代表好用
FIFA的球员总评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计算公式。很多新人可以以为FIFA前锋总评=速度*0.1+射门*0.2+远射*0.1+传球*0.05……这样计算出来,但实际上EA在最后计算的结果上还会加上一个球员的国际声望值(1~5),在此之外还会手动再进行一些调整,最后得到的才是我们能看到的总评。也就是说球员总评=真正的数据+国际声望+EA的手动调整,后两个因素对玩家完全是干扰项。
顺便一提,UT模式的特点就是会出各种花里胡哨的色卡,而色卡的加分原则就更加随心所欲了。因此玩家在挑选色卡时,就更需要关注具体的数据,而不是只看总评完事。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UT球员卡的总评只是个摆设,只在做sbc时有存在感,与卡面六维以及小数据之间的关联度很低。那么依靠六维数据评价球员是否就更加靠谱了呢?请看下一部分。
二、六维不代表一切
球员卡的六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边形”“八边形”等)中,每一项都是依靠相关小数据的值严格计算出来的,没有其它因素影响,这点比总评合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推荐大家不仅要跳过总评看六维,更要跳过六维去直接关注小数据。
这里以黑卡米林为例,他的盘带数据已经堆到了82,在前期环境算是不错的。但是这真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米林去对面禁区绣花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米林的平衡和敏捷分别只有63和64,之所以盘带数据高,是因为其它小数据给力的缘故。玩过UT的都知道,一个球员的盘带手感很大程度上正取决于敏捷和平衡,如果这两个数值没到位,哪怕其他小数据再高球员也没法过人如麻。加上米林是模型宽大的重吨位选手,所以这个82的盘带总评还是别太当真。
三、花式和逆足
每名球员都有自己的逆足和花式两个数值,分别用一星到五星表示,前者表示球员非惯用脚的能力,后者限制了球员能做的花式动作。不难想象,一星到五星之间基本上差一个级别就是一座大山,所以对比两个球员时,逆足/花式高一颗星往往要比小数据高个两三点重要许多。
以这张月最佳小西蒙尼为例,除了78体力有点低,关键小数据基本都在线,照理说应该非常强力,但是实际上EA给他定的造价并不贵,用他的人也不多。除了这一代意甲套不吃香以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小西蒙尼3花3逆的数据实在太难受了。
另一个例子可以参考中配达格利什与中配乌戈桑切斯。不管是总评、六维还是小数据,两者差距都不是很大,苏格兰和墨西哥也都是冷门化学国籍,但是他们价格却差了一倍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王4花5逆,完美适配FIFA22这个版本,而桑切斯只有3花3逆。
那么花式逆足至少需要多少才算强力呢?首先FIFA22相对更偏重逆足数值,个人建议是:
(1)进攻球员最好有一个无死角开炮的5逆,剩下人至少要有4逆,最多可容忍一个3逆。
(2)中后场则无所谓,但是出球责任较重的球员(比如组织型后腰)最好还是要有4逆。这一代的花式没有逆足重要,但是还是建议练熟两三个好用的花式动作,对于破局有奇效,至少4星的贝巴回旋和5星的假射抹球是必备的。玩不来5花球员没问题,但是边锋请务必4花起步。奥维马斯各版本的传奇卡始终人气不高,和他身为一个边锋只有3花是脱不开干系的。
四、身高和体重
在某几代FIFA,球员的身高还是很重要的。比如19的常见进攻套路是左边锋挑球传中、右边锋压着后卫头球攻门,这就对防守球员的身高提出了很高要求,那一代卡纳瓦罗基本就没人用……22的头球比21好一点,但是依旧不算特别好用,所以身高方面没啥需要苛求的。
至于体重,虽然EA从没明说过,不过FIFA玩多了可以隐约感觉出,体重对模型碰撞和射门力量是有一点影响的。普金穆萨-西索科过去两年开服时期都很强,一大原因就是他91KG的体重配上很高的力量数据,硬碰硬几乎不落下风。另外像西索科和苏牙(86KG)这些大吨位球员,个人感觉射门力量也比数据上显示的要高一些。
总的来说身高体重对球员手感有一定区分度,不过只是锦上添花,大多数时候不用太关心。实际上身高体重对球员的影响95%可以归类到下文的“球员模型”部分,那才是本文的重点。
五、攻防心态
球员的进攻和防守心态不会写在小数据上,但是却影响了球员的攻防积极性(也就是非手控时如何跑动、跑动积不积极)。两者各自包含高中低三个档次。心态方面我喜欢强调两点:
高/高心态对球员体力要求很高,如果体力数值不达标+战术比较激进的话,很可能60分钟球员就跑不动了。反过来说球员体力足够高的话,高/高心态就会让他非常有存在感,属于加分项。例如巴雷拉就是高/高心态,同时有95的体力,这让他成为了意甲套一张非常有人气的卡。
2.对于除后卫以外的位置,中/中心态个人感觉非常难用。下图是低配维埃拉vs中配维埃拉,5点速度和体能的差距说大也不大,但是两名球员的评价却是天差地远,个人猜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配维埃拉心态中/中,不如中配维埃拉完美的中/高。
六、球员特技
和FM的球员习惯、PES的技能卡一样,FIFA的球员也是有自己的特技的。好的特技会给球员带来数值以外的加成。下图是迪巴拉的特技,flair特技配合特制模型(下文会说到什么是特制模型)让小迪变得非常难抢断,外脚背射门特技一定程度抵消了3逆足的缺点,搓射特技让他禁区外搓射远角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反观维尔纳,射门盘带相关的特技一个没有,加上维尔纳本人的远射与弧线数值都很低,所以维尔纳只能算个高级混子,射门也以禁区内大力爆杆为主——不是说维尔纳弱,只是说用法比较单一。
当然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带有CPU AI字样的,只代表球员在AI手中的风格特点,对玩家手控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2.老版本的futbin会在特技(trait)之外显示球员的专长(speciality),后者只是对球员数据的一种总结,本质依旧是在说小数据,并不代表球员有什么额外的技能。
所以这么一过滤,你会发现这游戏真正有用的特技并不多。个人感觉几个比较重要的是:
1.进攻球员有flair特技的建议加分,会让球员的盘带动作更顺滑,经常能做出一些杂耍动作;
2.前锋和逆足边路有搓射特技的,算锦上添花,尤其是后者。
3.如果你不喜欢用门将开大脚,那么请关注你的门将是否有大力手抛球特技。缺少这个特技的门将,在面对对方全场紧逼时,经常容易失误。
七、EA不会告诉你的球员模型
注意!“球员模型”是评价FIFA球员的一个重要方面,FIFA21第一次全方位引进了这个概念,是整个游戏评价球员非常关键的一方面。但是由于游戏内缺乏信息,导致很多入门玩家对此一无所知。所以这篇文章其它地方可以不看,这一章请务必仔细阅读。
许多21入坑玩家可能会怀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内马尔总能和泥鳅一样从后卫身边钻过去?为什么坎特跟自带磁力一样总能抢到五五开的球?为什么马内比数据上更擅长对抗?为什么范迪克和蛮牛一样把前锋踢死了,连个犯规都没有?为什么瓦拉内只有30多的平衡,却能用各种杂耍动作挡开我的射门?为什么我都把大罗撞倒在地了,大罗还能用从没见过的扭曲姿势完成射门?是总评?是小数据?是花式?是体重?是特技?答案都不是,是特制模型,这个在FIFA里异常神圣的概念。
FIFA这个游戏有模型碰撞的概念,每个球员不是中学物理题里的小球,而是拥有自己活生生的建模。而由于游戏引擎的计算方式原因,某些拥有“特制模型”的球员往往会在攻防两端更容易受到系统的优待,部分特制模型球员甚至拥有一般球员不具备的特殊动作(例如内马尔的彩虹过人),所以一言以蔽之——其它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特制模型的球员比没有特制模型的球员肉眼可见地强很多。除了有特制模型的球员外,通用模型也根据场合不同各有优劣。球员的模型可以在futbin上查到。
一般来说,球员模型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老牌特制模型(红框),指前几年就已经实装的、以球员本人命名的特制模型。其中最经典的就是C罗大罗内马尔,这三个人一直极度imba,比小数据差不多的球员好用三个档次,就是因为他们的特制模型。
2.新加特制模型(黄框),指FIFA21新添加的一种球员模型,大约由百来人共享(一般是成名球星或者流量天王,多数来自英超)。这些模型为unique的球员不如第一类那么强力,但是和没有特制模型的第三类球员相比,手感普遍好不少。
3.通用模型(蓝框)。这类球员没有特制模型,但是也有一些讲究。一般来说,中后卫模型最好是High&Average(布兰科)甚至High&Stocky(聚勒),用起来比较安心。突破手则最好是lean(福登、维尼修斯),方便突破钻人堆。
总的来说,模型是评价球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特制模型的重要性更是空前之高,希望大家切记。
八、隐藏数据与AI
其实讲完最重要的模型后,剩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主要是因为FIFA这个游戏很多地方都是个黑盒子,许多玩家玩了几百个小时游戏,对于一些现象也难以说出个所以然来。接下来我要说的内容基本上很难得到EA或者futbin的明文佐证,只是老玩家之间口口相传的一些玄学。
首先,许多球员卡都有着“隐藏数据”,没有什么证据,只是玩多了能感受到而已。比如黑豹这张卡,数据固然非常恐怖,但是用过的玩家都能感觉出来,他的速度射门和力量甚至远在卡面数据之上,说是有105速度100射门和85身体都不为过。实际上黑豹是通用的average模型,特技只有一个flair,身高体重都很普通,4花5逆虽然强势但也不是只此一家,所以黑豹到底为什么那么好用?只能归结于有隐藏数据。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低配布兰科,总评85,面板不咋地,模型也是通用模型,但是低配布兰科却是历代FIFA的顶级后腰,价格万年居高不下。
实际上一个公认的看法是,许多传奇球星都是有隐藏数据BUFF的。但是至于哪些人有隐藏数据,哪些隐藏数据能让这个球员质变,就只能多问问老玩家了。另一个方法就是上futbin看球员价格,如果某一类卡的价格连续几年都很贵,那么总归是有他贵的理由的——也许就是这张卡的能力要高于卡面所展示的。
另一个玄学是球员的AI。老玩家经常会说“XX球员AI很好,跑位聪明”,这也是找不到数据支撑,仅存在于玩家印象中的一种共识而已。不过既然没法用数据支撑,我也只能随口一说,就不展开了。
九、一些可信可不信的阴谋论
上一章说了玄学,这一章就说说玄学中的玄学——或者可以直接称之为阴谋论。接下来的观点基本上都是对EA这家狗逼游戏公司的诛心之论,大家看过乐一乐就好,不必太过当真:
同一个球员出了更高分的色卡后,低分版本的卡会被EA暗中削弱。比如今年刚出了唐纳鲁马的欧冠小组赛最佳卡,同时笔者很多朋友都开始反应自己的普金钱多多突然中了降智光环,开始出现很多低级失误了……
2.做任务白送的卡往往没有数据上显示的那么强,刚刚送的欧联小组赛最佳奥斯梅恩,数据看似出色,实际评价却没那么好。
3.同一个球员刚用上的几十场有隐藏的数据加成,场次多了后会被EA暗中削弱(尤其是可交易的卡)。
还是那句话,以上观点都是我小人之心度EA之腹,如果要认真评价球员卡的好坏,还是以前文内容为主。
十、总结
总的来说,评价一张球员卡强不强,下策是只看总评和六维,中策是看小数据、攻防心态和花式逆足,上策则是在此基础上,对球员的特技、模型与AI都有一个完全的认知。老FIFA玩家之间往往流传着一句话:啥时候评价一张卡不去看他数据了,才算是真的入门了。
如果让我大致总结一下评价球员好坏的优先级,我会这么划分:
先看球员是不是C罗、姆巴佩、内马尔、中配以上大罗、中配以上维埃拉、中配以上古利特、任何版本黑豹、中配以上马尔蒂尼中的一个,是的话无脑牛逼就完事了;
有没有特制模型;
花式逆足是否达到最低要求;
关键的小数据,在这一代是双速、敏捷、平衡、反应、体能、弧线等等;
对于没有特制模型的球员,其通用模型是否适合位置要求(比如High&Average的边锋通常拉胯,谁用谁知道);
一些次关键的小数据,比如射门准确度,射门力量,远射,视野,镇定;
有没有关键的特技;
攻防心态。
最后,作为五千字长文的总结,我们用FIFA22新加的英雄卡、众人的噩梦、精英段位几乎人手一个的怪物、著名评述员詹俊的偶像——大卫·吉诺拉为例,来分析一下这张卡到底强在哪里:
(A)吉诺拉的双速分别有91和89,算是比较快的。其实他最亮眼的还是其它的关键小数据,91敏捷对于高大前锋来说非常难得,84反应够用,88弧线也很优秀。只有82体力和75平衡差点意思,不过真的不能要求太高了。
(B)futbin网站没有更新英雄卡的模型数据,但是基于实战猜测,吉诺拉的模型要么是特制的,要么则是High&Average。如果是前者不必多说,本文多次强调了特制模型的重要性。如果是后者的话,这一代“挑传找前锋”的战术非常犀利,吉诺拉又高又宽的模型足以让他挤过大多数后卫去接到看似接不到的球,然后形成单刀。注意:虽然吉诺拉是左边锋位置,但是绝大多数玩家都会把他换位到中路踢CAM或者ST,就是因为High&Average模型比起边锋更加适合中路攻击手。
(C)吉诺拉拥有5花5逆的顶配,让他足以适应任何版本。
(D)吉诺拉的flair特技配合5花,让吉诺拉的盘带手感在同等身高的球员中出类拔萃。
(E)吉诺拉高/中的心态属于前锋标配,适用于任何战术。相比之下,高/高前锋容易沉迷于回防,进攻时不容易找到人;进攻心态为中的前锋则不太适合直塞战术,更适合当支点。高/中心态和高/低心态是ST比较完美的配置。
(F)吉诺拉次要的小数据也非常强力,比如87射门89射门力量90远射92盘带92镇定85力量。
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大家看完这篇废话啰嗦的长文后,从此能够对UT模式球员卡的好坏拥有一套比较科学的评价准则,也能够准确解答本文开头用于举例的那几个问题。
(作者:真昼之月 编辑:@宵十一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