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戈亮是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曾获得七个世界冠军,更被誉为“乒乓外交”的杰出贡献者。他甚至在面对暗杀风险时,毅然前往日本参赛。尽管在一些关键比赛中,他曾两度让国乒失去世乒赛冠军,但他依然是一代伟大的球王。
梁戈亮于1950年出生于广西玉林,家庭背景十分艰辛:兄长早逝,父母离异,母亲陈雅琴双耳失聪。为了维持生活,母亲每天在纺织厂工作超过十小时,节俭度日,以支持母子二人。
在古定小学读书时,梁戈亮遇到了他的偶像——乒乓球运动员曾传强。看到儿子对乒乓球的热爱,母亲省吃俭用,将几个月的口粮攒起来,为他购得了一块心仪的乒乓球拍,这一行动彷佛点燃了梁戈亮的梦想。
1964年,14岁的梁戈亮有机会与曾传强搭档参加广西玉林地区运动会,成功夺得男双第二名,从而逐渐打响名声。1965年,他正式进入国乒青年队,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展开全文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21岁的梁戈亮与庄则栋搭档夺得男子双打冠军。在70年代,他共获得六枚金牌,成为这一时期中国乒乓球的代表性人物。然而,他也两次让国乒在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失利。
尽管如此,梁戈亮依旧是乒乓球界的明星,犹如如今姚明在篮球界的地位。正因如此,庄则栋向周总理推荐了他,使其成为乒乓外交的重要推动者。在面对赴日参赛的决定时,国乒曾感到犹豫,因为与日本并无外交关系,同时可能面临右翼势力的威胁。
最终,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支持下,中国乒乓球队承诺参加第31届世乒赛。梁戈亮毫不犹豫地接受挑战,选择为国家利益献身。幸运的是,日本的安保工作卓有成效,他们顺利夺得男子双打冠军。
1985年,35岁的梁戈亮前往德国发展,虽然家人在德国成长,但他始终未加入德国国家队,也未申请国籍。他明确表示,自己心中永远是中国人,祖国培养了他。
后来,在乒乓外交25周年之际,中国乒乓球协会邀请他参加活动。梁戈亮毫不犹豫地自费前往美国,作为乒乓外交的见证者,他希望为国家贡献力量,深感自豪。
如今,已退休的梁戈亮继续热爱乒乓球,在家中设置了训练台,教导来访的小孩练球。他表示,只要身体允许,自己将继续追随这项热爱的事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