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化妆被骂上热搜,女运动员到底犯了什么「死罪」?

  • Home
  • 比分预测
  • 纹身化妆被骂上热搜,女运动员到底犯了什么「死罪」?

吴艳妮又上热搜了,这次是抢跑。

评论炸开了锅:

「太狂了,还搞小动作,建议取消她的参赛资格。」

「故意的,就是想火想进演艺圈。」

「又纹身又化妆,心思早都不在比赛上了。」

作为这届杭州亚运会的“流量担当”之一,

吴艳妮身上一直存在争议。

成都大运会田径女子100米栏决赛上,

吴艳妮以12秒76的成绩夺银,也达到了世锦赛和巴黎奥运会的参赛标准,

但很快,网友就被她右臂上的纹身吸引了注意力,

铺天盖地的网暴席卷而来。

「运动员在比赛前还有时间化妆?」

「很难想象,运动员上场前还能给自己化一个这么精致的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去当网红。」

无数的谩骂和攻击,指向了这位年轻优秀的选手。

不禁让人联想到,之前在网络上赫然出现的「运动媛」这个可怕的女性污名化词汇。

同样在这届亚运女篮决赛中,中国队再次击败日本队夺得冠军。

作为球队主力的李梦,化妆、美甲、染头一个不落,

直播中面对记者的提问,她大方回应:

「我喜欢我自己这样,因为每个女孩都很爱美。」

「在赛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能让我更加专注到比赛里面。」

运动员也有美丽的自由。

但大众对女性运动员打扮自己这件事的批判,从未停歇。

化妆、做发型、美甲……不符合「大众预设」的运动员们的出场,总会引起争议和讨论。

东京奥运会为中国夺下首金的杨倩,

比赛场上绑着胡萝卜发绳,别着发卡,做着珍珠美甲

「杨倩的珍珠美甲」话题,却引发了热议。

其中不乏一些指责的声音,

质疑她「小姑娘光研究变美了,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新动态中,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穿着打扮和普通大学生无异,

却无端受到指责,

说她「年轻浮躁」。

「颠覆我的三观,世界冠军。」

「不喜欢了。」

她是运动员,但她也是个正常人,还是个年轻的小女孩。

说一千道一万,晒个自拍而已,何故那么大恶意?

李盈莹是中国女排中的天才主攻选手,

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一位单赛季得分上800的球员。

赛后,李盈莹化身美妆达人,在直播平台和大家分享美妆和美甲等技术,

却引来球迷担忧,认为球员化妆和直播并非好现象——

呼吁天津队主教练应当禁止球员化妆。

无独有偶,北京女排的球员王佳筝因赛场上被媒体拍到化着精致的妆容,而受到讨论。

「赛场上如此美妆,会不会有点‘喧宾夺主‘了呢?女孩子爱美没问题,但如此浓妆有点过了吧。’」

我们有着「唯金牌论」和苦难叙事的传统。

让观众对运动员产生「好印象」往往基于其不注重外表、低调不张扬、默默努力等特质,

一个不符合大众想象的运动员,

人们通常会认为她们会无心训练、无心竞技,而对其产生刻板印象。

一旦成绩不佳,更是被找到了攻击的理由,

「我就说嘛,都比赛了还只知道化妆,哪还有夺冠的心思。」

正如此次吴艳妮失误被取消成绩,

不少人开始冷嘲热讽:

「抵制纹身货,人人有责。」

「哗众取宠,只知道博流量博眼球。」

「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事,小女生想表现自己可以理解,但不要本末倒置了。」

但吴艳妮对待比赛从来都是认真准备、不敢懈怠的,

在网上曝光的训练视频中,

她训练刻苦,状态也非常好,

核心力量、起跑速度、爆发性都很惊人,

跨栏动作更是快到让人直呼「连摄像机都跟不上」。

就这次发生的抢跑失误,吴艳妮在此前的赛事和采访回应中也亲口承认,

「起跑一直是我自己的一个硬伤,但是我没有花很多心思在这上面,因为这样很消耗精力。」

吴艳妮的职业生涯最好成绩12秒76,与世界顶尖运动员相比差距还很明显。

但她无疑是这个年龄段,这个项目国内最好的选手之一了。

比赛失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无脑下定论:

「是因为喜欢漂亮,所以对比赛没心思了。」

每一位有资格代表国家出战的运动员,

一定是具备超乎常人的技术水准和高强度训练的打磨的。

在一眼就看到她妆容精致的时候,

或许请先了解一下她们的训练有多么辛苦和努力,

然后停止无端的中伤。

2020年,一场福建大学生女足联赛登上微博热搜。

话题 #因为染发影响比赛结果合理吗 引发了网友激烈讨论。

这场比赛中明确规定了参赛人员不能染发,遵守规则是最基本的。

有了这个先决条件,这起事件的舆论倾向也渐渐倒向同一边。

但无论是亚运还是奥运,亦或是训练规定,

都并未明确「女性运动员不得染发、化妆」的规则。

当不触及赛事和队伍的规定时,

爱美就是运动员们应该享有的权利。

她们,又何以该遭受如此声浪巨大的「声讨」呢?

谁说更高更快更强,就不能更美?

杨倩的珍珠美甲上热搜的同时,

刘诗雯的蓝色美甲也引起了大家关注。

16岁拿到全国锦标赛女单冠军,混双冠军,18岁单打世界冠军,

刘诗雯作为运动员的实绩点不可谓不高。

20个世界冠军,104个国家级以上冠军,

世锦赛金满贯,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位五冠王。

乒乓球赛上成就斐然的她,

也是知名的「美甲达人」,

澳门比赛时的红色美甲还被给了特写镜头,

还说要把美甲分享给孙颖莎这些年轻选手。

在有些球迷看来是无法理解的,

但一向管理严格的国乒教练组并未干预。

选手长期封闭训练已是十分辛苦,发展一下爱好,有何不可?

就像杨倩在面对「你把指甲弄得那么漂亮,而且好像还有一定的长度,影不影响你比赛?」的疑惑时,

她坦诚道:

「过于长的话肯定会影响,但现在是在我的可控范围内,并且这是我们会主动去处理好的事情。」

「我既然做了,那就一定是不会影响到我的训练的。」

家门口的比赛,

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中拿到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两枚金牌,

一枚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银牌的成绩,

18岁的天才选手,2019年加入中国国籍以来,

谷爱凌已经为中国队拿下21金5银4铜,并获得世界体坛最高奖「劳伦斯体育奖」。

但在选手身份以外,

她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一个称谓——美妆博主。

谷爱凌经常在自己的频道分享美妆和穿搭,

和大家一起感受「沉浸式化妆」的视频里,

拆解了她从眉毛到嘴唇的化妆步骤,

做完发型后,她带上自己设计的头盔,

「去滑雪了。」

被问到为什么比赛也要化妆,

她:「化妆是为了拿奖时漂亮。」

又美又飒本人。

一定要苦大仇深吗?一定要流血流汗还不食人间烟火吗?

打扮自己这件事不会阻碍一个女性走向强大。

「这也要化妆?」

「都化妆了哪还有心思做别的啊?」

女性参与化妆这件事,经常让女性受到歧视和污名化:

化妆是女性专属的,化妆为了讨好某个群体,化了妆一定没心思做好事情……

前不久的高铁宣传女性化妆事件引起全民热议,

拧开的防晒摇晃滴落到隔壁乘客的手臂上,压紧的粉饼扫两下就糊了别人一脸,

将化妆与女性绑定进行贬低,对一个普通行为进行恶意衍生——

默认所有女性都化妆,默认化妆会影响别人,定义女性化妆是不文明行为,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化妆并不影响任何人,为什么要受到批判?

拿出一个既不典型又不普遍的事,

就是为了给女性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难道不是一种偏见吗?

曾经遍布网络的「媛」污名化现象,集中体现了媒体和民众对女性无底线的审判。

某高校的运动会上,一位参赛女生的造型有些异于常人:

上上半身穿着运动员夹克,下半身穿着运动短裤和黑丝袜,脚上是一双专业跑鞋。

这样的装扮被发到网上后,顿时受到网友的口诛笔伐:

「穿着黑丝站在赛道上,实在是有伤风化。」

「跑步穿黑丝不觉得不尊重运动吗?」

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媚男」、博取眼球、吸引流量。

事实上,是因为比赛前女孩穿裙子举牌子,举完牌要跑步了来不及换衣服,只把裙子换成了短裤,

比赛前女孩认真拉伸、热身,跑步速度也一骑绝尘,拿下了小组第一。

空口鉴「媛」的人,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

且不说人家根本没有观众遐想的主动和故意,

注重外表装扮的人就一定不可能专注运动本身吗?

这样的论断未免也太过傲慢了。

但女性运动员似乎却永远在被评论容貌——

不少人在「吴艳妮和夏思凝你选谁?」的话题下踊跃发言,

还真挑上了。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一句「我已经用尽了洪荒之力」爆红网络,

除了这句被频繁引用的名言,

始终笼罩在傅园慧头上的就是观众议论她「不漂亮」的流言蜚语:

牙齿不整齐,身材太高大,笑起来不好看……

这场比赛她的成绩是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季军,

此前她还获得过亚运50米/100米仰泳双料冠军,游泳世锦赛50米/100米仰泳亚军,

但这并没有使她逃离被网暴外貌、被质疑营销、被骂心机的处境,

——到底是实力说话,还是对女性运动员天然恶意更大?

由于先天生理构造,

女运动员普遍要承受更多痛苦、克服更多困难、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即使有了成绩也会被以各种理由诟病质疑,

她们真的很了不起,也很不容易。

从小被灌输「爱美是羞耻的」,

「是不是把精力都放在臭美上了?」

要美丽,却不能看起来心思在美丽上,

这既是女性运动员生存被双重挤压的现状,

也是女性群体一直遭遇的「双标」规训。

普遍运行的社会标准体系下,女性似乎向来处于客体地位,

因此被凝视、被容貌/年龄羞辱、被再三审判。

用偏见苛责运动员们「爱美」,

实际上是对运动员权利的限制,个性的抹杀,

被性别偏见影响的,一定是全性别。

时代不同了,运动员不一定要晒得黢黑才能证明自己的努力,

一边吹捧着神仙颜值,一边又要抨击打扮自己的女性,

一方面热衷于对比女性外貌,另一方面又要打压追求美丽的行为,

这届网友好严格。

「竞技体育,菜是原罪」这句话总被人们挂在嘴边,

实力强怎么化都不会有人说不好,

一旦成绩不太好,「她化妆了」又会成为他人评头论足的理由。

但也希望,

无论成绩好坏,女性运动员都有打扮自己而不遭受恶意揣测和攻击的自由,

不化妆当然是自由,化妆能不挨骂也是正当权利,

爱美和运动又不是天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